“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 汨罗“折腾姐”李玉葵的向上人生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王洁 林子坤)汨罗新市镇人李玉葵今年44岁,在同龄人的休憩时间里都是喝茶刷手机时,她忙着山上山下几地打转。一个县城中年女性,不是打工,不为生存,究竟还在折腾些啥?
把楚辞里的兰花搬进现实
走进位于汨罗市霍家小区内的绿意居,院子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兰花盆栽。李玉葵正在仔细修剪着兰花的枝叶,这里便是她亲手打造的兰花基地。
李玉葵在绿意居内修剪兰花
“这外面的墙都是我自己刷的,竹子也是我亲手种的。”而院子的主角兰花,则更有来头。李玉葵告诉记者,它们都是从近30公里外的玉池山上种好移栽下来的。
如此费尽心思,只是为了打造一个供人观赏的花园?李玉葵的想法不止于此。
在认真研究养兰花前,李玉葵从事过服装设计,也开过花店。从小喜爱兰花的她,在读了《楚辞》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后,更是为屈原笔下兰花高洁优雅的品质所折服。“我们汨罗有这样一个香草文化,那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把楚辞里的兰花搬进现实。
2010年,李玉葵开始自学养兰花。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她养的兰花在本地已小有名气。2018年,屈原学会兰文化研究基地更是把牌子直接挂到了李玉葵的绿意居门口。
花已经养好了,李玉葵却仍不满足。“随着我对兰花的了解越多,我越认为它应该到更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去。”
2020年,李玉葵在玉池山上流转了1000多亩地,在这里专心养起了兰花。等花开好了,又把花从山上移栽到汨罗的院子里,就这么乐此不疲地折腾着。
兰花越开越多,李玉葵的院子也越摆越满。有朋友劝她把兰花卖掉一些节省开支,她只笑笑不说话,转头把兰花捐给了好几所学校。
再辟天地 种植石斛
不愿意卖花,开支怎么办?在养兰花的过程中,李玉葵了解到了同为兰科植物的石斛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市面上的高品质野生铁皮石斛价格能达到500元一斤。
“石斛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美名。适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富含腐殖质的地方种植,玉池山的自然条件就非常适合铁皮石斛的生长。”于是李玉葵再次回到玉池山上,重新种起了石斛。
李玉葵在玉池上的石斛种植基地
石斛只能长在树皮、树干和石缝里,不能太阴也不能太晒,最少也要3年才能成熟。李玉葵认为既然有困难,那就想办法克服困难。
自学、请教老师、反复实验,李玉葵在山上足足折腾了5年,才逐渐有了成果——她的石斛种植基地面积已经达到了四五十亩,亩产石斛20多公斤。为了扩大产能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李玉葵还带动了村民们一起种植铁皮石斛并于今年迎来了丰收。“那几年我几乎每天都是早上进山晚上下山,就这么来回跑。”想起前几年的生活,李玉葵感觉有苦有累,但回味无穷。
石斛养好后,李玉葵又马不停蹄想办法把它和其他食品结合起来,最终推出了石斛馒头、石斛粽子、石斛红茶等产品。“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卖到台湾、上海这些地方去了。”说起来她满是自豪。
李玉葵在新市香草园包石斛粽子
2023年,李玉葵回到新市老家,在湄江河边租下了一栋商铺,把自己的产品从玉池山上搬到了这里,取名为香草园。如今,香草园的规模越来越大,李玉葵打算继续把这里打造成集产品展销、加工、体验、推广于一体的基地。
“我不是贪心,我只是心大”
从汨罗到玉池,再从玉池到新市。“摊子”越来越大,李玉葵却说自己不是贪心,只是心大。“一般人是知难而退,我是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
2023年年底,丈夫突然生病后,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就此罢休。但李玉葵并不甘心,“我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能放弃呢?”于是她放下手里的工作专心照顾丈夫,在他逐渐好转后,又开始了家里山上两头跑的生活。
李玉葵的折腾,朋友和家人都看在眼里,尽管最初有一些不解的声音,但大家看到李玉葵的决心后,也纷纷前来帮助支持她。一直在李玉葵身边帮忙的姨妈郑子英说:“她是家里的顶梁柱,真的很佩服她。”
如今,李玉葵的事业已经走入正轨,折腾却仍然没有停止。很快,她要在自己的基地直播售卖石斛相关产品。
“他们更多地认为我有点傻,但我觉得人生就在于折腾,不折腾就没意思了。”究竟为啥要这么折腾?李玉葵的回答不假思索: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
一审:徐 娟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作者:王洁 林子坤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